直升机所青年突击队队员:外场保障小能手们
陈昌华是航空工业直升机所客户支援部的青年技术骨干,人称“护卫舰机小能手”。一个高高瘦瘦的小伙子,一谈论起工作,就会发现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外场人”。“我来。”是他挂在嘴边的金句。
刚到外场没多久的陈昌华主动请缨挑起了护卫舰机的重担,也因此与辽宁舰结下了不解之缘。时年出海任务繁重,一年N次的舰上之旅,使他成为了一个见惯了“大风浪”的人。全程海上实弹演习,使命感和自豪感都令他还有同行的刘光激动不已。不管在密闭的无网络无手机等电子设备的舱室,还是在与世隔绝的深蓝海域,在艰苦的条件下只会激发他高昂的斗志,演习期间处理了多项突发问题,全力保障了部队装备完好。
陈昌华总是戏称说“地面的阳光真好,让我来美美黑。”、“没了海浪的摇晃,觉都睡不香嘞”,类似打趣的话语总是让大家在大笑的同时百感交集,个中辛苦恐怕只有外场保障的人才能领略。当人问他想要什么奖励的时候,他笑着说:“送我一缕阳光吧,顺便带个上船必备的小马扎。”
2017年炎热的夏天,朱日和的太阳似乎比南方的太阳更敬业,大风似乎比南方的大风更狂妄。第一眼看到许大援时,透过全副武装的他,依稀还是能看见那格外黝黑的肌肤。一到现场他便开始忙活起来,趴进滚烫的直升机机底下去,用那半根铅笔仔细比量着裂纹后,当场给出修理方案。没一会的功夫又钻到另外一架机尾梁里,一会又去看桨叶。他俨然是直升机的守护天使,为直升机“把脉、体检”,他精湛的技术得到了部队机务人员的一致好评。
在朱日和,许大援每天5点准时起床,6点抵达现场,白天处理各种故障,晚上看飞行参数、写报告、制定计划和参加问题碰头会,直至凌晨1点才能入睡。他笑着说,在这里睡眠好得很,只要一躺下就睡着了,有失眠症的绝对可以治好。
在军改、高强度实战化演练等大环境下,直升机所客户支援部担当起新时代的使命,转变原有工作保障模式,加快自身价值升级,加强外场保障能力,围绕专项、立足自主、打造远程、建立专业,构建简约高效的自主保障体系,全面提升外场综合保障能力,达到“不断超越、成就精品、锐意进取、客户满意”的保障宗旨。
而直升机所这批80、90后各个骁勇善战,担得了责任,吃得了苦,耐得了寂寞,祖国的大江南北都有他们身影。除了陈昌华、许大援还有“加改装小能手”刘光,2017年“走南闯北”,新疆、宁波、朱日和、成都、南京,哪里的用户需要就奔赴哪里。“航空飞镖小能手”江安,驻某部保障八月有余,现场组织并参与多起排故,排故完成率100%;梳理并反馈技术资料问题且逐一得到了解决。还有“外场先锋”郑崇伟、“全能美珍”宋美珍,以及“进步达人”曹紫菁等干将,也毫不示弱。
“入所至今三年,部门的人员从来没有齐过。不是缺个你就是少个我。”程祎强说,我们把最美的青春奉献给旅途,只为离别后的下次重逢能遇上更好的你,更好的自己。对于这群“战隼”、“利刃出鞘”青年突击队队员来讲,黝黑的皮肤,自信的笑容是他们青春的底色,为国防现代化贡献心力,看到自己设计的战鹰呼啸蓝天是他们无尚的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