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院“最美教师”王恒:用毕生塑造更多“中国机长”
在中国有1600万名教师,而民航飞行教师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以蓝天为课堂,把跑道当黑板,手把手教出一名又一名合格的“中国机长”。
王恒,一级飞行教师,1996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民航飞行学院飞行技术专业。毕业前夕,他毅然放弃航空公司优越的环境和“飞遍全球”的机遇,留校成为一名飞行教师。任教19年,他先后培养出47名飞行员,16名飞行教员。如今,绝大多数学生都已成长为各大航空公司的骨干机长和教员,其中一些已成为公司的管理干部。今年9月10日,在教育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主办的“寻找最美教师”活动中,王恒被评为2019年“最美教师”。
教书育人是难以割舍的情怀
“每年教师节、春节,收到学生发来的祝福信息是我最幸福的时刻。”王恒对此非常自豪。他成长在教师世家,母亲是一名中学教师,家中的长辈里,有好几位都是大学或中学教师。耳濡目染、家风传承,这样的家庭环境对王恒的影响很大。
王恒说:“教书育人是我难以割舍的情怀!”让学子们圆梦蓝天,成为王恒的心愿。飞行技术教学的特殊性,需要飞行教师与学生同吃同住同飞行,在狭小的驾驶舱内,他们是师生,也是同一个机组的成员。在飞行学院,通常一个教师教学组内有8名学生,教师可以随时随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思想动态。这种“精耕细作”的方式,可以保证教与学之间的无缝衔接。王恒也是这样,喜欢在为人师的过程中看到学生们的点滴成长。
无论在一线教学,还是从事教学管理工作,王恒都在践行着“教师情怀”。2013年,中飞院遂宁分院筹建,工作千头万绪,急需有经验的飞行干部。王恒主动请缨,离开原来熟悉的环境,来到基础薄弱、百事待兴的遂宁分院。
“记得在刚到遂宁时,他爱人正怀着孩子,但他很少回成都的家,全身心投入工作,加班加点,有时甚至工作到次日天亮。分院仅用3个月就通过了局方的合格审定,开始飞行教学。”中飞院飞行十五大队队长高志鹏说。
希望他们一生飞行平安
经过63年的发展,中飞院成为全球飞行训练规模最大、能力最强的飞行大学,形成了“帮思想、教技术、带作风”的九字经教风,王恒也是这一优良传统的传承者。
“航空公司飞行员肩负着飞机上所有人员的生命安全和数以亿元计的财产安全,这份责任是无比重大的”。在教学工作中,他始终把思想教育作为“蓝天第一课”,常常细致地给学生讲解“人民送我学飞行,我学飞行为人民”的含义,强调人民对飞行员的信任和嘱托、以及飞行员对人民的责任和承诺。他希望将这一理念深深镌刻在学生的心中。
在让学生明白“为谁学,为谁飞”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飞行。学生们评价王恒的课既有料又有趣,细致的板书、丰富的教具、充足的视频案例,把技术动作和飞行原理掰开了、揉碎了讲,让大家不知不觉就学到了知识,还能举一反三。
在遂宁分院,同事们都说王恒幽默、健谈,而对他工作的评价却是古板。学生们说:“王老师在飞行教学中近乎千篇一律,连水杯、钢笔应该放在哪儿、怎么放、怎么拿都有固定模式。”
其实,王恒是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严谨的作风,因为在飞行中,技术和理念固然重要,但作风是保证安全的基础,并在关键时刻起决定性作用。在教学中,他对一切细节都会严格要求,希望学生们能够一生飞行平安。
一名毕业多年的学生说:“当年觉得这样做很死板,进入航空公司后才深刻体会到,在初始学飞时养成的良好习惯,为我这些年来的安全飞行打下了良好基础。”
他随时都在想怎么把学生教好
王恒是个爱琢磨事、喜欢挑战的人,总想把工作做得更好。为了更好地教学,王恒还喜欢与学生交朋友,他觉得师生关系应该是亦师亦友。
他曾经带过一名学生,平时表现都不错,但一上飞机就反应迟钝,达不到训练大纲的要求。虽然飞行员培养允许有一定的淘汰率,但他不愿意放弃每一名学生。后来,他反复找这名学生谈心,找到了症结,制订了特殊的教学计划。当看到学生通过技术筛选检查、顺利结业的时候,王恒觉得自己是世间最幸福的人。
飞行,是勇敢者的事业。在遂宁分院,王恒连续两年带队顺利完成了单发飞机长途转场调机任务。转场航路跨越五省一市,沿途地势高、气象条件复杂,即使对成熟的飞行教员来说也有较大风险,绝不能掉以轻心。王恒在完成了调机任务后,针对长途转场调机的特点,设计了很有特色的实践课程,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巩固所学到的知识。大家都说:“他随时都在想怎么把学生教好”。
除了钻研教学外,王恒还为做好飞行教师管理和培养工作倾注了大量心力。他积极推行精细化人力资源管理,严格年度综合技能复训,为每一名飞行教师制订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以提升飞行教师队伍的综合实力。他手把手地教新教师怎么带学生,怎么做教学计划,怎么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不同进度来搞好教学。
时光飞逝,一晃将近20年,学生们都已飞向世界,而他还工作在教师岗位上。王恒说:“成为一名飞行教师是我的光荣,我愿意用毕生的精力塑造更多忠诚担当、作风严谨、技术精湛的‘中国机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