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印记 新中国研制燃机的岁月
1975年的秋天,在新中国的燃气轮机产业发展史上,有一件重要的里程碑事件——由中国航发南方(原中国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生产的第一台航改燃气轮机——WJ6G1完成设计,安装、起动运转和并网发电一次成功,投入使用。WJ6G1燃气轮机由涡桨6发动机改型而成,同年投入小批生产,陆续提供石油工业使用。
进入上世纪70年代,由涡轴5、涡桨5、涡桨6发动机改型的燃气轮机陆续研制生产,先后安装在全国各地的油田投入使用。
初研“地动”
1979年,在中国航发东安(原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新型燃机的研制工作正在起步。
一个平常的午后,东安基建部的丁兆骥正专注地研究着新设备,突然得知自己岗位调动的消息。
“老丁,单位决定要把你调进‘地动’设计所。”
“‘地动’是什么?是要挖地下的防空洞吗?”
后来,丁兆骥才知道,“地动”可不是“地洞”,而是地面动力装置,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航改燃机,为开发、节约能源和发展交通服务。在研究所里,经改型后的涡桨5发动机成为地面燃气轮机发电机组,为新疆独山子炼油厂提供电力。
几年后,由东安研制的第二代产品——1250千瓦轻型燃气轮机移动电站研制成功,即将被运往大庆油田。在大庆试验的日子里,丁兆骥和同事们“苦中作乐”。当时,丁兆骥和同事们就住在临时搭建的板房里,冬天靠砍柴烧炉火取暖,夏天要提防野外的蚊虫叮咬……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研制人员硬是咬着牙坚持了下来。在大家的努力下,1250千瓦集装箱式移动电站在大庆成功投入运行。
建立产业
南方公司不仅研制生产出了我国第一型航改燃机,更是第一个将轻型燃气轮机成套设备推向市场、形成产业的企业。系列化的WJ6G燃机已经生产了近200台,成为历史上产量最大的一型国产燃气轮机。
1987年,在山东东营海湾的一块荒地上,南方公司在这里建设轻型燃机的电站和泵站基地。刚退休不久的老厂长刘立贤又担起重任,当上基地建设的现场总指挥,带领大家干起了事业。
建设初期,困难重重。基地四周都是坑坑洼洼的沙子和海水,施工设备和材料只能靠人力运输到工地。“有一次我到海上巡查,突然一阵海风吹来,差一点就把我吹到海里了。”当时苛刻的工作条件,工作人员曾宝森犹记在心。
然而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轻型燃机的电站和泵站建造完成,成功投入使用。
为了解决水泵结冰的难题,公司级劳动模范、共产党员王孟稀组织大家开展攻关,成功解决问题。指挥部的总工程师问:“你们的诀窍是什么?”大家回答说:“诀窍就是打造一流产品的决心。”
1991年,燃气轮机电站成功通过鉴定验收。随后,轻型燃气轮机电站迅速推向全国,开启燃气轮机成套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
集智创新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国家大型能源建设项目相继启动,燃气轮机事业发展步入新时代,燃气轮机的创新研制向技术制高点发起进攻。
在中国航发黎明(原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一条独具特色的燃机系列化发展之路铺陈开来——
由涡喷6发动机改型的WP6G燃机热电联供机组在大庆油田投入运行,成为航改燃机商品化的首次尝试;
在新一代航改燃机QD128型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的研制中,黎明与中国航发动力所(原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组建联合研发团队,集智聚力为项目提供全面技术保障。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完成原理样机研制的QD128燃机震撼亮相,赢得广泛关注。
不同于轻型燃机,重型燃机的发展之路却历经坎坷。
尽管外形庞大,R0110 燃机的结构却更复杂,对加工精度和材料的要求也很高。黎明充分借鉴前期厂所联合研制经验,创新制定“产学研用”的研制思路——对内依托航空发动机和轻型燃机研发体系,对外联合国内科研院所,共同开展重燃研制工作。
2019年7月19日,在国家能源局公示的第一批燃气轮机创新发展示范项目中, QD70系列燃机、QD185燃机、QD280燃机和R0110燃机等“三轻一重”五个燃机项目全部入选第一批示范项目。
如今,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推动下,中国航发逐步构建起从型号研制、工程服务、市场开拓到投融资项目的完整燃机产业链,在船舶、石化、能源、通讯、电力、交通等行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燃气轮机事业创新发展方兴未艾。